| 
 
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: 知识与能力 1、识“连连认认”中的字词,掌握“读读背背”中的句子。 2、在“我的发现”中能发现反义词现象,积累语言。 3、理解成语故事所说的道理。 4、关注并体会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方法等,培养口语交际能力。 5、大胆想象,写作童话故事,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。 过程与方法 1、引导学生从相关性上做“连连认认”中的连线组词,通过多读背诵八字句。 2、在师生互相说相反词的过程中进行趣味学习。 3、可以结合图片和教师生动的讲述来让学生理解成语故事。 4、通过师生讲述生活中的小发明、小窍门等有关故事和自己解决一些日常问题的办法等进行口语交际。 5、认真观察图片,大胆想象,进行童话故事的习作。 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 本语文园地结合单元主题,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,灵活地看待问题,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,学会在生活中进行思考。 教学重点 1、理解成语故事的深刻含义。 2、有声有色地进行口语交际,学会一定的口头表达技巧。 3、习作写得富有想象,童话故事情节合理。 教学难点 1、口语交际的进行。 2、习作写得语句通顺,想象合理。  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《动脑筋解决问题》 教学过程 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激发兴趣,创设情境 1、创设情境 师:王亮家新装修好了房子,几个月后,他发现自己家的电灯开关附近雪白的墙面上,有几个手指印,仔细观察发现,几乎家里所有的开关边上都有这种难看的印痕,而且他在同学家也发现了这样的情况,他想解决这个问题,你能帮帮他吗? 2、小组讨论:怎样帮助王亮解决问题? 3、课堂交流: (1)    各小组的代表说说解决的办法。 (2)    教师随时发现学生想出的办法中的闪光点和明显的缺陷,适时鼓励和纠正,引导全体学生深入思考。 4、小结归纳: (1)    师:这是一件真人真事,王亮最后受到电冰箱的启发,发明了新型开关,获得全国青少年发明大赛一等奖。 (2)   引导学生:那么王亮的成功靠的是什么?是动脑筋解决的。谁能归纳出基本思路, (3)   板书设记:发现问题??寻找原因??联想启发??解决问题 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联系生活,商讨问题 师: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又遇到过哪些不方便的地方?请先想想,然后在小组里把问题提出来,再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,讨论可以怎样解决,然后向全班提出来,让同学们帮助你,俗话说“三个臭皮匠,抵个诸葛亮。”(如夜里要开灯,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;又比如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……怎么办?) 1、引导学生说。 2、学生小组合作按照基本思路尝试解决问题,确定参加全班交流的同学。 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擂台比赛,交流评比 1、组织:“生活中的小发明”擂台赛。每个小组派出擂台主。 2、教师引导观众和擂台主互动,评议每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怎样。宣布结果。 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口语交际课,我们都从生活中发现了问题,解决了问题。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,善于发现问题,善于解决问题。  教学后记: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语文园地七第二课时 习作  编童话故事 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讲讲童话故事,初步感知 同学们已经读过了很多的童话故事,在这些故事中,哪一篇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?你能简单的说说这个故事和你读后的感爱吗? 教师小结:像我们学过的课文,《丑小鸭》就是通过地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描述,告诉我们既要善待别人,又要正确对待自己;《小鹿的玫瑰花》是通过小鹿栽了一丛玫瑰花的故事,告诉我们为别人创造幸福,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……这些童话故事通过一个生动、有趣的小故事,告诉我们一个做人、处世的道理,让大家受到教育。一般都把动物、植物当作人(拟人手法)来写。老师知道,爱读童话的孩子都有一颗好奇、纯真的心,学写童话故事则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。今天让我们开动脑筋,拿起笔来编写童话故事吧! 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说说童话故事,深入体会 1、自主学习,合作学习。 (1)        请同学们先读读习作的要求,然后小组讨论一下,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。 (2)    你确定的“主人公是谁?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?在小组内交流一下。(可以自编、也可以合编??集体创造) 2、教师指导,帮助学生选择材料,确定好内容。 (1)“故事的人物不宜选得过多,可以是书上提供的,也可以是自己选择的。想一想:你打算选择哪些感兴趣的几种动物作为内容来写?可以给它们取个什么名字?如小兔灰灰等。想像这些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? (2)想象的“故事”要注意说清楚什么?指生答:板书 什么时候、什么地点、谁和谁发生了什么事?事情是怎么发生、经过怎么、结果怎样。 (3)最后你想通过这个“故事”告诉大家一个什么“道理”,这个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,也可以蕴含在故事里。 (4)老师这里有一篇童话故事,想听吗?(《苍蝇与蜜蜂》教参第201页)读完故事,指生按板书说,模仿也是一种学习,老师愿你们在模仿中有创新。 三、写写童话故事,动笔尝试 下面,你们就开始动笔写吧,老师相信,你们就是最出色的童话故事大王。但是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;1、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请看板书,故事的过程要写清楚,看谁编得有趣。2、语句要通顺。3、写完要多读几遍,修改。 四、作业:继续作文。 板书设计:  什么时候、什么地点、谁和谁发生了什么事? 童话故事    事情:发生、经过、结果 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故事告诉的道理 教学后记: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语文园地七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:1、引导学生欣赏佳作,培养学生语言美感。 2、学会修改习作,训练学生互批互改的能力。 教具准备:1、学生范文1?2篇(优秀文)。2、典型毛病的习作1?2篇。 教学过程: 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交流童话故事,相互提升 当我们走进了童话世界,感受到了童话的无穷魅力时,真想一吐为快。 1、组内先交流一下自己编写的故事,互相听一听,评一评,看谁编得最有趣。 2、小组长推荐组内同学,读一下自己创编的童话,大家欣赏。 3、教师推荐几篇有代表性的童话故事,和大家交流。(有目的地讲评) 4、师:本次习作讲评的要求,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, 板书:1、语句是否通顺、有无错别字,使用改错号。 设计  2、是否能让人读懂故事内容,有没有把故事写清楚。       3、童话故事是否有趣。 二、欣赏佳作 1、投影好习作,引导有没有达到板书要求?引导欣赏。 2、找出自己习作中的得意之处,读出来让全班欣赏。 三、指导修改习作。 1、投影有典型毛病的习作,自由读,找出文中毛病,说说该怎样修改。 2、当场改习作,再读改好的习作。 3、模仿刚才的修改方法,批改学习小组内其他成员的习作,教师巡视指导。 4、修改自己习作,有疑难处可以讨论或问老师。 四、演演童话故事,加深感悟 1、小组内推选出“剧本”。 2、小组集体合作:自编、自导、自演。 五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业:继续修改并抄正作文。   教学后记:       附:童话故事 苍蝇与蜜蜂 苍蝇正在垃圾上,看见一只小蜜蜂采蜜回来。苍蝇气愤地对蜜峰说:“这里的人真凶狠,千方百计要害我,用拍子打我,用毒药水喷我……我决定搬家了。” 蜜蜂说:“这儿的人们并不像你讲的那么坏。他们待我很好,还替我造新的房子呢!原因是你不讲卫生,整天停在坑脏的东西上,专门去吃人们的食物,把细菌带到食物上,使人生病。” 苍蝇不服气,还想争辩。蜜蜂看了他一眼,冷冷地说:“你要不改变自己的行为,无论搬到哪里,都会遭到人们的驱逐和攻击。” 苍蝇听了这一番话,呆呆地站着,无话可说。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、长长地叹一口气。   语文园地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、引导学生体会反义词,能连线搭配词语。 2、读背积累谚语。 3、阅读成语故事,了解故事内容,明白其中喻义。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“我的发现”、“日积月累”、和“成语故事”部分。 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完成“我的发现”部分 1、出示四对反义词,读词。 2、从这四对词中,你发现了什么? 3、选择其中的一对说句话。 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完成“日积月累”部分 1、“读读背背” (1)出示四句谚语,自由读,体会其中含义。 (2)你读懂了哪句,说来听听。 a、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:千里之遥的路途,得一步一步地去征服。 b、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:即使是立于百尺竿头,也应该再求进步。 C、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:不能道听途说,要亲眼所见才能去相信。 d、 人无完人,金无足赤:没有十全十美的人,没有成色为百分百之百的金子。 (3)联系生活实际,说说对这些谚语的体会。 (4)你还知道哪些谚语? 2、“连连认认” (1)黑板示题,认字正音。 (2)指名上台连线。 (3)齐读词语。 四、完成“成语故事”部分 1、谈话引入: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?简要说说。 2、板书课题:该舟求剑。 3、读题、解题。 刻:用刀刻划      舟:船     求:寻求、寻找。 4、自由读文,找出不理解字词。 5、字词质疑,师生共解疑。 船舷:船两侧的边儿。 不慌不忙:一点也不紧张。 6、讨论:这个打算怎么捞宝剑?这样做对吗?为什么? 7、说说:从这则成语故事中你吸取到什么教训?现实生活中见过类似的例子吗? 8、点明喻义: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,死守教条。拘泥固执,不知道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
 |